很多中小微企業(yè)集中注意力在產品及渠道的打通,而往往無暇顧及商標品牌,正因如此,沒有商標意識或不了解商標常識都有可能使企業(yè)掉入商標陷阱!接下來掘金企服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小微企業(yè)易掉入的3個商標大坑。
第一坑: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侵犯他人的商標專用權。
滴滴打車當年將“嘀嘀”作為打車軟件名稱使用,并未考慮商標是否已被占用!被告侵權后才更名為“滴滴”。
造成這樣的失誤源于對商標認識的不全面。根據我國商標法,在同一商標類別下,商標具有獨占性,不得重復注冊及使用他人已注冊商標!在對商標認識不足的情況下,會發(fā)生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情況。
第二坑:由于剛剛創(chuàng)業(yè),公司內部沒有主要負責跟進商標注冊的專業(yè)人員,于是對商標一事一拖再拖,直至久病成疾。
拖延癥會耽誤事情,在商標一事上更是可能事關生死與成敗。創(chuàng)業(yè)型公司的職務一般不會像大公司那樣細分,很多人都是身兼多責。好處是能鍛煉人的綜合能力,盡快獨當一面。壞處是有些工作容易被忽略,比如商標注冊。
當一家企業(yè)沒有明確的知識產權負責人時,如果領導層對商標注冊的認識有限,商標注冊和保護事宜就很有可能被擱置!
第三坑:認為“等到公司壯大以后,再注冊多類別商標”。
很多處于成長期的公司將精力放在品牌影響力的擴大上,卻忽略了品牌在法律上的保護!于是不少公司知名度打響后才發(fā)現商標被搶注。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剛剛宣布將ofo共享單車改名為ofo小黃車。但是在與共享單車相關的關鍵商品及服務類別上,“小黃車”商標就已被他人在先注冊了。
多類別注冊是企業(yè)保護品牌的必要措施之一。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人惡性競爭蹭名氣,另一方面也助于企業(yè)品牌的長遠布局及多領域發(fā)展。
隨著人們商標意識的加強,傳統(tǒng)的做法——“選個名字--投入使用--進行宣傳”,已經逐漸轉變?yōu)椤岸ê妹Q--查詢并注冊--投入使用--品牌宣傳--品牌保護”。這樣的品牌使用規(guī)范看似繁瑣其實是對知識產權最好的保護。盡早做早商標注冊,畢竟公司創(chuàng)業(yè)不易,避開開拓路上可以避開的陷阱,才能讓這條路走得更順一點。
我有需求意向
最多可輸入50個字
您的申請我們已經收到!
您的專屬顧問預計在10分鐘之內與您聯(lián)系,
請保持電話暢通!